
在书页翻动间追溯红色记忆,于书籍分享中传承革命精神。为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,传承红色基因,厚植家国情怀,坚定理想信念,引导师生多读书、读好书,4月23日晚上,护理学院成功举办了“共读红色经典 共筑中国梦”红色经典读书分享大会。护理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杨坡、护理学院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李世洋、全体辅导员及23级、24级学生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分享红色经典书籍带来的感悟与力量。

分享会伊始,护理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杨坡致辞。杨书记围绕“传承、使命、担当”与师生进行交流。他殷切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红色经典,学习历史,传承其中坚守初心、敬畏使命、心系人民的精神密码。杨书记指出,护理事业需要这种精神,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与红色精神一脉相承,护理不仅是技术操作,更应饱含人文关怀,红色经典中医者形象为我们树立了榜样。杨书记号召每一位护理人以红色经典为镜,以医者仁心为灯,在守护生命的长路上,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红色答卷。

教师代表高玉老师率先分享了《中国的南丁格尔》。高老师通过讲述我国护理先驱们在前线战地、基层医疗中坚守岗位、救死扶伤践行使命的感人事迹,诠释了“提灯精神”与革命信仰的深刻联结,为后续的分享拉开了精彩序幕。

来自各班级的学生代表以青春视角解读红色经典:护理2311班李蒙寒通过分享《张桂敏的故事》,讲述了张桂敏在教育事业上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,展现了基层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坚守,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。护理2407班庞晓楠以《红旗渠》为引,生动阐述了在艰苦岁月中,林县人民不畏艰难、战天斗地开凿红旗渠的壮举,展现了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。护理2408班刘诺分享的《林海雪原》,带领师生走进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战斗岁月,领略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无畏,呼吁护理学子在团队协作中践行使命。护理 2416 班的陈梦圆分享的《筑梦路上》,聚焦了护理学子的职业成长,以真实案例展现护理人的使命与温度。书中既有急救现场的专业担当,也有病房中的人文坚守,更描绘了青年克服困难、精进技能的自强之路。它诠释了护理不仅是技术,更是“以心护心”的信仰,激励我们传承南丁格尔精神,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青春篇章。

护理 2413 班的李雪分享的《小兵张嘎》,让大家看到了小英雄张嘎机智勇敢的形象,感受到了少年儿童在革命时期的担当,激励大家要时刻保持对祖国的热爱,勇于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。护理 2405 班的于昕禾带来的《火种 - 寻找中国复兴之路》,深入剖析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中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,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刻思考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。护理 2401 班的高紫怡分享的《青春之歌》,展现了青年知识分子在革命浪潮中的成长与蜕变,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护理 2406 班的李贞秀分享的《红日》,生动描绘了人民解放军以不畏生死之躯,铸就国之盛强的英勇奋战。它如一轮永不熄灭的红日,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。

在读书分享大会的最后,育人导师赵润龙围绕《毛泽东选集》展开深度解读。该书被赞为哲学宝典、创业指南与认识中国的密钥,以历史逻辑串联起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胜利的奋斗历程。分享者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,援引《矛盾论》剖析工作矛盾处理;以“王者荣耀”诠释《实践论》的认知循环;针对专升本英语学习,运用《论持久战》智慧拆解学习阶段策略。此外,还强调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》等篇章对破解人生困惑、平衡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,号召大家从书中汲取智慧,积极应对生活与学习挑战。

此次活动通过师生共同分享红色经典著作,重温革命历史,感悟初心使命,将南丁格尔精神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,为培养新时代有理想、有担当的护理人才注入精神力量。学院将持续推进红色经典阅读常态化建设,引导护理学子在书香中汲取前行力量,让南丁格尔之灯与信仰之光交相辉映,照亮守护人民健康的奋进之路。
